莲蕉井

坐标24°09′54″N 120°38′59″E / 24.164974°N 120.649593°E / 24.164974; 120.649593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莲蕉井
类型人文景观
位置 中华民国台湾台中市西屯区惠来里惠来国小

莲蕉井是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屯区惠来国小内的水井。过去运动饮料舒跑曾以此作为水源。

历史[编辑]

旧日,惠来厝有很多涌泉,尤以棋盘厝莲蕉树下的莲蕉井涌泉最为出名[1][2]。日治时代,此处曾筑水圳,方便居民取水[1]

该井夏天清凉、冬日温暖,井边经常笼罩轻雾,为当地居民、附近牧童爱用的饮用水。过去,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午时,西屯区的民众,会聚集在莲蕉井旁汲取午时水。一名惠来里邻长何金水回忆,该井水也经常被中部地区的神明选为压火,常有信徒抬着神舆到莲蕉井取水。[3]

1980年初,台湾流行慢跑。维他露食品董事长许霖金就开发了运动饮料舒跑,并说该饮料是取泉于著名的莲蕉井水,含电解质,运动流汗后能迅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离子,其独特的风味正合国人的口味。[4]

因莲蕉井被作为广告诉求,引起众多消费者的遐想,前来一探一游莲蕉井址。不过,1987年《民生报》报导时,写会让旅客大失所望,说井已经变了模样。当时人们要从文心路中心医院对面的全国商业大楼边巷进入,右转洛阳路,在该路八号对面的小径走三十米,一片竹林后的一小滩水就是井址,涌泉处刚好在废弃的墓垣下。井已不再成井,非常荒凉。该地的妇女常到那里洗涤衣物,附近居民则为它的没落而伤感。记者呼吁有关单位、或以这泉创造名饮的饮料公司,能为它稍加整顿环境。[3]

随着都市发展、该地地下水位降低,莲蕉井水圳流量已经很小。1996年,该处被划为惠来国小预定地,市府委托何厝国小负责协调。何厝国小教务主任黄庆声为了文史考察,曾拜访当地人何火树,确认莲蕉井遗址位于惠来国小预定地内。为保存泉水,黄庆声特别用大涵孔加盖,何火树也特别题字“棋盘厝莲蕉井”,方便后人了解此段渊源。[1]

由于惠来里发展迅速,豪宅、大厦林立,甚至有台中歌剧院,当地旧风貌多数不复存在[5]。2009年惠来国小开始招生时,市长胡志强前来巡视,对校方保留莲蕉井还规划成艺术园区,表达肯定[6]。惠来国小学生以七期豪宅区子弟最多,同时亦是市府员工子弟的指定学区[2]。校方设置了艺术家余灯铨名为“快乐泉源”的作品[2]。莲蕉井还有一点水,但因担心危险已封起来[5]

连任多届惠来里里长的廖庆麟,在2013年想到可用莲蕉井为发想起源,把莲蕉花营造成代表惠来里的邻里意象。一次国立师范大学设计系教授苏文清在鞋店听到,认同理念,于是免费替廖庆麟设计莲蕉花的意象标识。廖庆麟将此图像印制在球帽、上衣,发送里民,又另在里内公园种多株莲蕉花。[7]

当地的社区发展协会也为让社区人了解惠来的历史文化,邀居民用纸黏土制作莲蕉井模型[5]

莲蕉井

传说[编辑]

当地相传有位孝子以莲蕉井泉水治愈了母亲的怪病[3],亦相传女性喝了可生男[2],莲蕉本身就有“招子”之意[2][7]。惠来里里长刘罗汉听前人感叹说,彰化县城预定设在莲蕉井附近,官府取莲蕉井水与彰化的泉水比重,重者获选,彰化人就在他们的泉水中加盐而胜出,所以彰化城设在现在的彰化[3]。龙井地方传说则是彰邑人下很多盐分于龙目井,乾隆皇喝了认为太咸不中用,于是县城决定建在今天的彰化[8]

刘罗汉认为过去土地公与蛇会守护莲蕉井。他与当地人吴永、吴石头,说目睹惠来里福德祠的土地公每到晚上八时就会化身为红火,出巡四小时,循惠南巷、林投巷巡视,当走到莲蕉井附近墓园,若与绿色的鬼火擦身而过,红火会变小,约过十米后,才又恢复原状。[3]

参考[编辑]

  1. ^ 1.0 1.1 1.2 赵容萱. 蓮蕉井封蓋 惠來國小留古蹟 蓮蕉樹下湧泉 取水防火傳神話 耆老尋井題字 保存一脈史跡. 《联合报》. 2006-07-13 (中文(台湾)). 
  2. ^ 2.0 2.1 2.2 2.3 2.4 赵容萱. 特色學校╱惠來國小 學校變魔術 蓮蕉井湧泉. 《联合报》. 2009-05-25 (中文(台湾)). 
  3. ^ 3.0 3.1 3.2 3.3 3.4 赵镇藩. 中部名泉系列之三 蓮蕉井 當年傳說 何等神妙 今朝模樣 惹人興嘆. 《民生报》. 1987-10-10 (中文(台湾)). 
  4. ^ 刘定国. 舒跑運動飲料風味特殊 行銷策略正確口碑良好. 《经济日报》. 1986-06-29 (中文(台湾)). 
  5. ^ 5.0 5.1 5.2 苏金凤. 中市惠來社區 號召親子一起彩繪獅頭懷舊. 《自由时报》. 2017-03-24 [2018-06-0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-06-05) (中文(台湾)). 
  6. ^ 苏孟娟. 惠來國小首招生 市長視察. 《自由时报》. 2009-07-08 [2018-06-0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-06-05) (中文(台湾)). 
  7. ^ 7.0 7.1 陈宏睿. 取材蓮蕉古井 老里長打造里徽. 《联合报》. 2014-02-09 (中文(台湾)). 
  8. ^ 赵镇藩. 中部名泉系列之四 龍目井 水清爽口‧傳聞引人. 《民生报》. 1987-10-11 (中文(台湾)).